这是一款四路的网络继电器, 本来之前设计好的那款, 没有加锁存, 这一款是前几天拿去重新生产的带锁存的版本,通过网络控制四路继电器的开和关。
最近电路板做的频率有点高,这款出来后会暂时降低电路板的出品频率,因为软件的框架还需要继续完善。
RFID卡每个区分4个块, 前3个块为数据块, 第4个块为控制块, 控制块的结构如下:
密码A(6字节)|存取控制码(4字节)|密码B(6字节)
以下转自: 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9ed067ad01010i4v.html
S50和S70的块分为数据块和控制块,对数据块的操作有“读”、“写”、“加值”、“减值(含传输和存储)”四种,对控制块的操作只有“读”和“写”两种。
S50和S70的每个扇区有两组密码KeyA和KeyB,所谓的“条件”就是针对这两组密码而言,包括“验证密码A可以操作(KeyA)”、“验证密码B可以操作(KeyB)”、“验证密码A或密码B都可以操作(KeyA|B)”、“验证哪个密码都不可以操作(Never)”四种条件。
这些“条件”和“操作”的组合被分成8种情况,正好可以用3位二进制数(C1、C2、C3)来表示。
S50的每个扇区有4个块,这四个块的存取控制是相互独立的,每个块需要3个bit,四个块共使用12个bit。在保存的时候,为了防止控制位出错,同时保存了这12个bit的反码,这样一个区的存储控制位在保存时共占用24bit的空间,正好是3个字节。我们前面说存取控制字有四个字节(区尾块的Byte6~Byte9),实际上只使用的Byte6、Byte7和Byte8,Byte9没有用,用户可以把Byte9作为普通存储空间使用。各块控制位存储格式如下:
由于出厂时数据块控制位的默认值是C1C2C3=000,控制块的默认值是C1C2C3=001,而Byte9一般是69H,所以出厂白卡的控制字通常是FF078069H.
昨天晚上搞了很久, STM32的独立看门狗就是无法让系统复位, 于是在网上找到了答案, 网上说复位电路使用10K电阻和104电容就可以, 我用的是100K电阻加104电容.
尝试换上10K电阻, 配合104电容真的可以完美实现看门狗复位。
再来思考原因, 因为我使用的是100K上拉电阻和104的电容, 导致RC电路的充电放电时间长, 长于看门狗的下拉时间, 从而看门狗的下拉动作被电容稳压了。
最近给客户做了一个类似摩拜的应用, 采用的智能锁的技术方案与摩拜的类似: 锁带GSM和GPRS及蓝牙, 自动同步位置到服务器, 带太阳能充电, 由服务器控制开锁。
这种方案的成本比较高,每辆自行车的成本要上千元。
另外一种市场上的共享自行车ofo, 使用的是锁是比较简单的密码锁, 内部带有一个gsm的芯片, 可以进行不太精确的gsm定位, 精确的定位可由使用者的app提供。不使用太阳能电池板, 内置一块不需要充电的电池, 由于与服务器的通信数量特别少(或许只需要在开锁和关锁时向服务器提交一下数据即可),所以电池的使用时间可以达到数月甚至一年以上。
两家公司的技术方案相比,其实ofo是更牛逼的,主要包含以下几点:
1. 用户体验: ofo的体验肯定会差一点,因为服务器是通过提供密码,由用户手工输入密码开锁(两种可能,一是采用类似银行口令卡的模式,通过精确的时间来算出当前的密码;或者还有更简单的,就是类似短信验证码的方式, 服务器随机生成一个开锁码, 用户在锁上输入码后,由锁提交到服务器验证, 验证通过后开锁);而摩拜是由服务器控制开锁, 只需要app上操作好即可自动开锁, 看起来更牛;
2. 前期成本: ofo的方案肯定比摩拜低很多, 成本低可以带来更加友好的商业模式(比如你300押金我只要100, 你1元1小时我5毛等等等), 光这一点, 完全可以抵掉用户的软件体验上的不足;
3. 后期运维成本: 可能从直观上看来, ofo的运维成本是比摩拜高很多的, 但实际确不一定。
所以,从这些方面比起来, 我认为目前ofo其实是更胜一筹的。您觉得呢?
有计划做一个工作流编辑器用于协同工作的应用里面, 最近顺便用svg做了一个简单的测试下, 先收藏起来, 以后做的时候再来回顾
demo地址: http://www.hoverlees.com/U/flowDemo.html
另外有个相关的项目jqplumb以后也可以参考下